「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片名和劇照讓大部分觀眾都誤以為「黃金」指的就是「黃金色的盔甲」;其實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叫做

 

「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golden flower」當然指的是片中的真正主角——「金黃菊花」了!

 

「黃金甲」則是佩戴「golden flower」的盔甲吧?

 

「滿城盡帶黃金甲」出自唐朝文人黃巢的詩作,他考舉人屢試不中,因此寫下殺氣騰騰的「不第後賦菊詩」,抒發滿腔怨氣:「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重陽節本應寫「九月九」,但為與詩中的「殺」、「甲」押韻,才寫成「九月八」。

 

當時唐朝末年地方藩鎮割據,宮中宦官專權,以致民不聊生,公元880年,黃巢率農民起義,殺入唐朝京師長安,實現了他「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理想,是為歷史上有名的「黃巢之亂」,只是後來黃巢兵敗自殺。

 

講完「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典故之後,蓉蓉小師就要回歸正題,從這部電影開始談張藝謀的「色彩語言」了。

 

 

金黃色不單屬於貴氣的皇室色彩,也象徵充滿陽光和希望的溫暖色調;披上金黃色的盔甲,無論是為了起義還是為了復仇,都是為了爭取明日充滿陽光的「希望」。

 

而電影中與「黃金甲」敵對死戰的,卻是一批「白銀甲」;相對於金黃色的溫暖和光明,銀白色則益顯冷冽和陰森。

 

正如上圖所示;由二王子周杰倫所率的「黃金甲」戰士不敵王父的「白銀甲」禁衛軍,於是滿城的「金黃菊花」隨同「黃金甲」戰士染滿鮮血,死傷慘重,一片狼籍,二王子的黃金甲也變成「血紅甲」。

 

其實看這電影並不能使我震撼或感動,反倒是張藝謀電影中的強烈「色彩語言」凌駕一切,使我印象深刻。

 

例如上圖的場面,用「色彩」訴說故事和主題的導演,張藝謀應是個中好手。只是希望在色彩的背後,能有更動人的內涵。

 

(題外話: 每次看到周太子和鞏母后的對手戲,我都好怕周太子會冷不防一頭鑽進母后的那兩隻大饅頭裡!後來看到周太子為了母后而要殺父王,才真正體會到「有奶便是娘」的道理啊!)

 

不知你看這電影時注意到沒有?近乎俗豔的五彩斑斕琉璃柱幾乎無處不在。

 

為什麼不像其他宮廷一樣用大石柱,而要用類似玻璃的半透明琉璃呢?

 

這些宮柱隨著影片的場景和燈光,不斷幻化出霓虹燈光般的虛幻、矯飾、豔麗的色彩,時而桃紅,時而翠綠……

 

但是劇情發展到下面這一幕時……

 

 

宮外二太子率兵謀反,宮內小太子刺死大太子篡位……

 

 

大王大怒之下,親手殺了小太子!

 

在這場「不君不臣不夫不妻不父不子」的逆倫內鬥、血洗宮廷戲中,所有的琉璃宮柱上的斑斕色彩突然變得像是被血洗過一般!一根根血污的柱子矗立在那裡,撐起一個動盪、虛無的世界。

 

 

除了金、銀兩色的「正規軍」之外,這部片還出現了周潤發大王的貼身「霹靂小組」,專為大王幹些見不得人的暗殺勾當,所以用邪惡的黑色刺客裝扮;對照另一票鞏王后的貼身保鏢身著的大紅色,紅色在此又成為王后內心澎湃壓抑的「狂野熱血」代表。

 

 

「紅高粱」如同熊熊火燄。

 

紅色被張藝謀大量使用於「色彩語言」上,從鞏俐的處女成名作「紅高粱」,到「大紅燈籠高高掛」……,紅色成為女人內心壓抑的「情慾」象徵。

 

 

續下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張藝謀 電影 色彩語言
    全站熱搜

    昱孚設計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