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進時,新娘換了一件酒紅色禮服,襯托白皙膚色,很美麗很有中國古典風。

 

 

 

 

 

 

賓主盡歡,從大家的臉上表情就看得出來。

 

 

這張照片可以清楚看到背景的蘭花牆左方被我們添加了許多紅色蘭花,淡化原本只有黃色蘭花的單調,平衡左右的視覺效果。

 

 

 

在溫室暖房裡舉辦婚禮,是我們的破題第一遭。李家維教授事前再三叮囑我們進出之後要立即把門關好,避免毛毛蟲等蟲類進去吃掉溫室栽種的植物,經我溝通這樣有點困難,他便豁達開朗地說:"好吧,萬一...就重種吧!"

 

 

 

 

 

 

 

主家準備了精彩的節目,賓客舉起相機準備捕捉珍貴畫面。

 

 

新娘的爸爸先給這個特別的節目做開場白。

 

 

我也舉起手機全程錄影,因為這個節目不可多見。

 

新郎已經把驚喜禮物偷偷拿在手上。

 

 

原來這個難得一見的珍貴節目是請新娘的百歲阿公現場高歌。

 

一位百歲老青年站姿挺拔,思緒清晰,聲音宏亮,真是令人讚嘆敬佩。

 

 

 

老阿公搶盡鏡頭。

 

 

 

 

家族長輩和賓客互動,為這個喜宴增添許多家宴的溫馨歡樂和感動。大家都聚精會神地聆聽阿公引吭高歌。

 

 

 

 

新郎的爸爸也很會用筷子呢!

 

 

爺爺奶奶贈送禮物給孫女新娘,新娘笑開懷。

 

 

因為新郎和阿公的生肖同屬雞,新郎入境隨俗,贈送一幅精神抖擻的雞的圖畫給阿公。

 

 

阿公很開心,高舉起來給賓客們欣賞。

 

 

 

 

 

 

 

 

我每次到外地辦婚禮需要過夜,都會帶著我的九十歲老娘同行,我工作的時候,司機就開車帶她在周遭吃喝玩樂,大家看到我娘都很讚嘆,但這天我看到新娘的爺爺才更加敬佩! 他們全家人給我的感覺都是樂觀開朗,所以才得以長壽。

 

 

辦桌的服務生多半都是阿姨,但都力大無窮,吃苦耐勞,阿燦師稱他們為"水咖"。

 

最初我一直擔心阿燦師和阿姨們端著菜在山坡和台階上上下下,非常辛苦,不料他們甘之如飴。

 

 

最後的點心是奶皇包和台式炸蝦捲。

 

 

喜宴已近尾聲,我把我的撤場推車拉來門口就位。

 

 

這位可愛的小弟弟對相片桌上的相簿超感興趣。












 

新人淘氣地分享一個奶皇包(還是宮廷雞蛋?),別人是喝交杯酒,他們是吃"交筷包"。

 

 

 

 

 

 

 

準備送客了,媽媽幫出嫁的女兒整理髮飾,這樣的畫面以後不常見了。

 

 

 

 

 

 

 

 

除了主人家和我們工作人員之外,沒多少人會注意到李家維教授熱心出借的"喜上梅稍"骨董大花瓶,也沒多少人會了解我們在花瓶裡插上梅花

,是為了新娘名字裡有一個"梅"字的精心設計,我的隨軍攝影師最為了解,因為是他幫忙抱著這個大花瓶,戰戰兢兢走下玻璃屋的陡峭樓梯和屋外山坡,交給我"供"在這裡。所以他的許多鏡頭都刻意帶到這深具意義的"喜上梅稍",為新娘的喜宴畫龍點睛。

 

 

 

 

 

 

 

 

 

 

 

 

喜宴結束,主人家和李家維教授還特別在玻璃屋裡安排的"續攤"活動,我因為要和工作人員一起撤場,所以無法參加,但在前一天已經在李教授的導引下參觀了他們的節目活動環境,充分體驗到濃厚的人文歷史氣息。

 

 

 

 

 

工作人員在忙著撤場收拾,新人和賓客還依依不捨地拍照留念。

 

 

 

 

 

 

我們撤場完畢之後,這場地又會回復原本的"素顏",所以趕緊把握最後機會記錄下這美麗的一刻。

 

 

新娘的媽媽已經換穿上便服,非常優雅美麗。

 

 

阿燦師也卸下他的"戰袍",和主家及新娘閒話家常,當天凌晨四點多就抵達場地煮菜,非常辛苦,賓客對佳餚讚不絕口。

 

 

我答應主家要把場地復原,於是又要煩勞工作人員幫忙把鐵架拼裝的長條桌子搬回溫室裏面。阿燦師、場布人員和桌椅廠商共四個人才扛的動。

 

四個人上下左右的合力喬了半天,才把這長條鐵架搬回原地。

 

 

 

 

 

 

看到主人家和新人從頭到尾都臉上洋溢著笑容,我知道我們的任務成功了,每個工作人員都很辛苦努力,對於我這超級龜毛和要求完美的人來說,縱有瑕疵,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一批批貨物搬運上車,新娘說:"你們效率好高啊! 咻的一聲,全部都不見了!"新娘說。

 

看著復歸寂靜空蕩的場地,是不是有一場夢的感覺?

 

 

 

 

步上回家的歸程。已近黃昏了。

 

"呼~!"我終於又鬆一大口氣,再一次卸下肩頭的重任,準備迎接下一個、下下一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昱孚設計場 的頭像
    昱孚設計場

    玉羽戶外婚禮統籌/昱孚設計場 婚禮狂新聞

    昱孚設計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